婦團看性平修法:主管機關3部會 互相推諉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修正案,但「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三法分立,造成被害人身份適用問題存在的灰色地帶現況,再次浮上檯面。本報資料照行政院公布性平三法修法內容,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王如玄說,性平三法長期存在區辨困難問題,主管機關分屬衛福部、勞動部、教育部又互相推諉,政院版修正案仍採三法分立,未見資源整合,無法接住落入灰色地帶的性騷被害人,也無法讓行為人得到制裁。王如玄說,性騷擾防治法將適用性工法、性平法的被害人排除在外,行為人難獲行政罰制裁,「愈修愈複雜」,性工法草案規範將員工下班後案件納入其中,恐讓案件是歸屬性工法或性騷法難認定,主管機關間互踢皮球狀況也無法解決。「政院草案將重點放在加害者為雇主的案件,實際狀況是雇主為加害人的案件並不多。」王如玄說,由引爆MeToo浪潮的民進黨黨工案可知,法規問題出在被害人已向主管反映,卻未妥善處理,故民團提出應針對雇主報復行為加重處罰,遺憾政院版修法未見相關規定。另外,民團要求政府建立入場輔導機制,協助雇主處理職場性騷擾事件,並要求保障被害人勞動權益,提供協助資源,每項需求在政院版草案中均未見回應,呼籲補救。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姿瑩也說,提高罰鍰充其量只是讓雇主認知到事勢嚴重,但雇主可能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防治、處理,民間期待所有性騷擾行為人都應負起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裁罰,政院版未觸及這塊,難道加重民刑事處罰,大家就會比較願意進行民刑事提告?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認為,很多性騷擾具連續、持續性,重罰是否能抑制發生讓人打上問號。另外,性騷調查委員的敏感度很關鍵,但一下子要提供給全台上萬家企業資源、服務,短時間內教育訓練與性平調查人才資料庫建置恐不到位,並沒看到政府要如何編列預算或補足資源及人力,但增加最高負責人為行為人時的外部申訴機制值得肯定。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說,性工法、性騷法間確實存在模糊地帶,下班後發生的案件尤難認定,且案件認列由受理人判斷,可能存在偏誤,無法保證未來不存在灰色地帶,但各部會將依個案實際情況進行討論;性平法採「身分」認定,較無灰色地帶。【看原文連結】更多udn報導黃健瑋駁下藥、偷吃人妻 L先生怒揭和解書「這細節」:不要再說謊「白飯之亂」兩派吵不停 高雄餐館「1作法」網讚:高招!女設計師控陳昇性騷!被灌酒3度逼問「要不要跟我做」恐怖行徑又一樁!遭身後粉絲突襲 男星全靠保鑣「1舉動」神救援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