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新安全戰略 指俄羅斯為直接威脅、中國為體制性競爭對手

捷克政府在新安全戰略中指俄羅斯為直接威脅及中國為體制性競爭對手,路透社報導,捷克在新的安全戰略中指出,這個隸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洲聯盟(EU)的國家「須為成為武裝衝突一部分的可能性徹底做好準備」。前捷克政府和前總統齊曼(Miloš Zeman)與中國和俄羅斯建立緊密關係,但新政府於2021年掌權後,即重新審視捷克與中俄間關係。俄羅斯於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現任捷克中間偏右政府迅速表態支持基輔,提供烏克蘭戰車等軍備,成為行動最積極的西方支持者之一。這份安全戰略指出,「俄羅斯的行為蓄意危害捷克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這對我們的安全構成根本威脅。」「中國對國際秩序提出質疑。這可能對歐洲-大西洋安全構成不利影響。」「削弱民主國家的影響力和團結符合俄羅斯和中國的共同利益。這種系統性的競爭是長期性的。」捷克自2015年的前安全戰略中,並未提及俄羅斯或中國名稱。俄烏戰爭前,捷克與俄羅斯間關係已於2021年轉惡,捷克安全機構指控莫斯科是2014年一處軍火庫爆炸的幕後黑手,導致數十名俄羅斯外交官被驅逐,俄羅斯則矢口否認。這份安全戰略指出,俄羅斯正在利用混合行動削弱民主制度並破壞社會穩定。「除非俄羅斯出現根本和深遠的政治和社會轉變,無論烏克蘭戰爭結果如何,俄羅斯對歐洲地區仍將是一大威脅。」在與中國方面,由於中國對捷克投資計畫未落實,加上捷克國會領袖和現任內閣加強與台灣關係,儘管捷台不具任何正式外交關係,捷克與中國關係已見下滑。此外,捷克一直積極示警勿在重要基礎設施中使用中國技術。這份安全戰略還指出,「中國對捷克和歐洲重要基礎設施的投資、戰略供應鏈的主導、對主要商品的控制以及新興和突破性技術的開發,主要是道德規範和國際標準之外的人工智慧(AI)等都存有風險。」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