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烏反攻整備與烏軍陣亡數等機密外洩 五角大廈跳腳

拜登政府高層表示,一份美國與北約為烏克蘭打造春季反攻的整備計畫本周在社群媒體流傳,五角大廈正調查幕後散播黑手。這份計畫披露西方援烏裝備時程、數量,甚至包括俄烏雙方陣亡人數。「紐約時報」報導,相關機密文件在推特(Twitter)與Telegramg上流傳;Telegram用戶超過5億,且在俄國使用廣泛。部分軍事分析家認為,網傳的檔案看來像是從原始文件做部分修改,不無拉高烏軍陣亡人數並低報俄軍之嫌,有可能是俄方製造假消息,但相關原始內容外洩,代表美國援烏情報出現破口。拜登政府的人員忙於刪除網傳內容,但截至6日晚間仍未成功。紐時指稱這次外洩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曝光的俄方情報突破。網傳的文件沒有諸如烏軍何時、何地發起反攻等具體作戰計畫,但因上面標註截至3月1日時美方與烏克蘭對整備期程的預估,仍能讓外界一窺西方全力協助烏軍反攻的輪廓。美方官員先前表示烏軍可能將於5月左右展開反攻。但這些對俄方的作戰策劃者、前線司令或情報分析師來說,無疑提供不少誘人的線索和啟發,例如文件提到海馬士(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的消耗率。美國援烏的海馬士系統可從遠處對俄軍彈藥庫、基礎設施和部隊集中地等目標發動攻擊,五角大樓從沒公開烏軍的海馬士彈藥消耗速度。文件其中一欄列出俄烏雙方陣亡人數,稱俄軍自開戰以來陣亡1萬6000到1萬7500人,烏軍陣亡數則高達7萬1500人,數字與五角大廈與其他西方盟國公開對外發布的預估落差極大。西方公開發布的傷亡預估數字為俄軍傷亡約20萬人,烏軍10多萬。分析人士稱由於網傳文件部分內容看來屬實,俄方應能藉機掌握到像是武器和代訓部隊交付時間表、烏軍集結人數等有價值情報。網傳的另一份文件列出包含烏軍單位、裝備和訓練等欄目及1至4月的整備時程表。內含烏軍組建供反攻之用12個旅兵力的摘要,其中9個旅顯是由美國和北約盟國訓練和組建。文件稱9個旅裡有6個將在3月31日前準備就緒,其餘在4月30日前到位。分析人士稱一個烏軍作戰旅約4000至5000名官兵。文件稱訓練和準備工作能否如期完成,會受裝備交付時間影響。文件內還提到9個旅共需250多輛戰車和350多部機械化車輛。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