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1980年代瀕臨滅絕的野生坡鹿,如今數量已回復至上千隻。(圖/Discovery)記者潘鈺楨/台北報導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中,全球超過190個國家簽署了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確立多項保護全球生態環境的目標,希望藉此遏制不斷加劇的物種滅絕與環境破壞。繼2021年Discovery首次攜手聯發科技合作《Chasing Incredibles探索躍至不凡》計畫,2023年雙方再次聯手,前進海南島的保育物種棲息地。 這次運用搭載聯發科技天璣旗艦晶片的智慧手機,在森林與溼地之間以遠距、微距、移動抓拍等功能捕捉珍貴生態畫面。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島擁有大比例的森林與濕地,島嶼型氣候與獨特地理環境等種種因素,形成了多達3652種野生維管植物、540種陸棲脊椎動物的生態系統,其中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高達145種,包含全球曾僅存26隻、被列為一級保護的海南坡鹿。這裡雖是地球上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其生態環境卻也曾面臨重重危機,如今在無數保育人士與專家學者的努力下終於恢復生機,回歸最能透過生物多樣性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應許之地。傳承3千年的傳統工藝黎錦,是人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最佳見證。(圖/Discovery)Discovery與聯發科技再次合作,攝影團隊前進海南進行為期2星期以上的蹲點拍攝,由專門研究動物生態學、生物多樣性的同濟大學副教授郭光普引路,實地走訪了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到大田坡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瞭解瀕危坡鹿的復育工作,在多變的氣候與原始林等環境中運用搭載聯發科技天璣旗艦晶片的智慧手機,以遠距、微距、移動抓拍功能,成功完成艱鉅的拍攝任務,捕捉到許多瀕危物種的珍貴生態畫面。在1980年代瀕臨滅絕的野生坡鹿,曾因被認為具有藥用價值而慘遭獵殺,情勢最嚴峻時僅存26隻。40年來,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保育措施,如今坡鹿在保育人員不分晝夜巡邏與悉心照料之下,終於在大田保護區內慢慢增加到上千隻,擺脫絕種的危機。海南坡鹿的繁盛生機證實了人與大自然從來不需時時對立,海南島的黎族人也在傳承3000年的生活智慧中代代相傳著這個真理。黎族人的紡織技藝「黎錦」,數千年來都是以天然的材料進行染色,經過處理的薑黃在黎族人手裡化為繽紛多彩的工藝品,也見證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正在走向和平和諧的美好未來。4月22日星期六晚間9點,Discovery頻道《探索多元生態:海南Chasing Biodiversity: Hainan》,見證創新科技記錄人類與自然的共生共存的美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