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用過期食材!中國星巴克遭臥底

▲中國星巴克兩間門市遭《新京報》記者「臥底調查」發現有使用過期食材疑慮,對此中國星巴克也證實此消息並關閉該門市。(示意圖/取自unsplash)近日有中國媒體「臥底」進入江蘇無錫的星巴克面試、工作,爆出星巴克使用過期食材,消息曝光後引起廣大爭議,不少民眾認為星巴克「跨越食品安全紅線」,而星巴克今日也透過微博回應指出,對於這兩間門市涉及的食安問題感到震驚,也在第一時間關閉無錫市2家門市。美國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導致中方不滿,外界多傳中國已有準備整肅美企當作報復,日前中國《新京報》一名記者於10月下旬應聘進入無錫震澤路星巴克,經過三輪面試後「臥底」成功展開調查,並發現該門市主管、員工只要食材有剩太多或過期,就竄改保存期限繼續使用,店員還稱這是「一代傳一代教下來的」,調查結果亦發現有部分糕點原先承諾「開封不過夜」卻在隔天依然上架的情況。▲中國星巴克遭《新京報》記者的臥底調查,被外界視為是中美貿易戰下「整肅美企」的展現。示意圖。(示意圖/翻攝pixabay)對此,「星巴克中國」也透過微博證實,已經關閉兩間被指控的店家進行調查,並承認員工有使用過期食材的情況「經過調查,我們已確認12月13日媒體報導的兩家無錫門店的員工,確實存在營運操作上的違規行為」。星巴克強調,「保障食品安全,我們責無旁貸。這兩家門店的情況,高度警示了我們在食品安全標準的日常執行中存在不足。對此,我們向所有星巴克顧客致以最誠懇的歉意」,目前星巴克也已經關閉兩間涉事店家進行調查。最後,星巴克也發聲明表示,自從進入中國市場22年以來,一直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對於此次事件,我們再次深表歉意,並將積極改正。同時,我們會密切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調查,也懇請公眾及媒體對我們進行持續監督」。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習近平「國祭日」神隱 分析:最近中國政治氣氛怪怪的 地圖惹的禍?唐鳳在民主峰會「被消失」 傳白宮要求剪掉 亞馬遜倉庫遭龍捲風摧毀釀6死!員工們要求廢止手機禁令

資料來源

新手魚販拯救半百龍蝦王! 存活超過50年驚人重量曝光

英國一間魚市場中,捕獲了一尾存活半世紀的巨大龍蝦。(翻攝Pengelly’s Fishmongers臉書)英國一位剛入行的魚販史賓賽( Jacquie Spencer)日前在整理漁貨時,竟發現了一尾體型超大的龍蝦,打破當地捕獲的龍蝦體型紀錄,令居民嘖嘖稱奇,吸引媒體爭相採訪。當地專家推測牠已在深海中生活了超過半世紀,但因在捕食時不慎落入漁網,才會被漁民捕捉上岸。據外媒報導,這尾巨大的龍蝦在英國康沃爾郡(Cornwall)港口捕獲後,便被送往附近的「Pengelly’s Fishmongers」魚市場。店中的實習魚販史賓賽受訪時說:「我們店鋪中有一個大魚缸,用來放置待宰的魚隻,但這條龍蝦實在太大了,在缸中非常顯眼。」許多居民聽聞後也爭相前來目睹罕見的巨大龍蝦,更有蒐藏家願出高價收購,但都被店舖拒絕了。她也指出過往捕獲的龍蝦,重量多在半公斤至2公斤之間,這條巨大的龍蝦卻重達4.6公斤,依據市場價每公斤40英鎊(約新台幣1,465元)估算,這尾巨大的龍蝦市價超過200英鎊(約新台幣7,330元)。但因不捨巨大的龍蝦成為盤中飧,史賓賽和老闆商量後,決定保留這尾巨大的龍蝦,飼養在店內作為活招牌。巨大的龍蝦已被送往當地水族館收養。(翻攝Pengelly’s Fishmongers臉書) 由於龍蝦體型太過巨大,擔心照顧不周,牠最終被店舖送往聖奧斯特爾鎮(St Austell)的「Mevagissey」濱海水族館收養,經館方人員檢查後,指出龍蝦的身體狀況良好,且身上的甲殼未被藤壺寄生,推估已存活超過50年,讚嘆牠是:「完美的活標本。」也是海洋中的瑰寶。當地魚市場也和水族館合作,推出了龍蝦命名大賽,邀請市民發揮創意為龍蝦命名,勝出的冠軍便可為龍蝦取名,並贏得一張面額25英鎊(約新台幣920元)的消費券,用於日後購買漁產品。【點擊下方「查看原始文章」看完整全文】更多鏡週刊報導研究神祕學通靈戰死士兵 傳奇戰爭英雄機密手寫信上網拍賣她上空赤裸遊海灘 一查驚覺篤信外星人邪教馬航MH370客機消失7年傳重大突破! 專家持最新設備查出殘骸座標今日推薦影音

資料來源

注意!失業給付扶養眷屬範圍列入父母 最高加給20%

立法院今(14)日三讀通過《就業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父母納入加給失業給付及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之受扶養眷屬範圍,勞工非自願性失業,每人得按退保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10%加給給付或津貼,最高達20%。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社)因應高齡社會來臨,三讀條文指出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退保後,於請領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期間,有受其扶養之眷屬者,每人得按退保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10%加給給付或津貼,最高計至20%,並將父母列入扶養眷屬範圍。

資料來源

中國大陸增51例本土確診 重災區仍是浙江紹興

中國大陸13日共新增7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本土占51例,其中浙江省有44例,又以通報38例的紹興市最為嚴重。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通報,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報告新增76例COVID-19確診病例。51例本土確診中,有44例在浙江(紹興38例、寧波4例、杭州2例),內蒙古5例(都在呼倫貝爾市);黑龍江1例(在齊齊哈爾市);陝西省1例(在西安市)。浙江紹興依然是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當地13日新增的確診集中在上虞區,有36例。而自12月7日起,紹興累計報告確診144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例。無症狀感染者方面,中國大陸13日共新增15宗個案,其中4宗本土個案出現在黑龍江的齊齊哈爾,11宗為境外移入個案。當天轉確診2例,當天解除醫學觀察12例,還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則有445例。截至13日,中國大陸現有確診1431例,累計治癒出院9萬3789例,累計死亡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9萬9856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有136萬9115人,還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有5萬8721人。

資料來源

冷氣團探12度!年底前最溫暖3天曝

生活中心/詹鎰睿報導台灣今日受到東北風減弱的關係,全台短暫回溫。不過,臉書粉專「天氣風險」就提醒,週五變天前,週二、週三、週四這三天,請民眾務必要把握,直言「這可能是到年底前最溫暖的三天,真的要珍惜。」天氣風險表示,週五前三天,可能是到年底前最溫暖的三天。(圖/翻攝自天氣風險臉書)「天氣風險WeatherRisk」臉書粉專今(14)日早上以《今起水氣減少回溫轉晴 周五起北東再轉濕冷》為標題發文解釋,今天在北部的水氣減少很多,只剩下迎風面東北部有短暫陣雨,東半部因為地形,外海也有些對流迴波發展起來,未來這幾天將逐漸由東北偏東風,轉為偏東風的情境,東半部較為多雲偶陣雨。天氣風險強調,「建議您周二三四這三天務必要把握,除了東半部外,西半部較為晴朗穩定,溫度也會回升,周四最溫暖,是很難得的暖冬天,這可能是到年底前最溫暖的三天,真的要珍惜。」這幾三天主要是因為高壓東移,台灣位於高壓的南側,改為吹東風。天氣風險提到,下一波變化時間點會在周五,有道東北風南下,北部東部再轉多雲偶陣雨的天氣型態,這波冷空氣的強度會略強一些,北部空曠地區低溫在周末可能會接近12-14度,和這三天顯著回溫到18-25度是有明顯落差,相較之下,會有點涼意,同樣也偏濕冷,中南部溫度也會略降兩三度,低溫可能下看12-15度,預期會延續到周日。而在18日、週六投票日當天,天氣則會是典型東北風的情境,與週一的天氣類似,北部有點涼意,甚至清晨有冷的感覺,也有短暫陣雨,中南部穩定,要留意溫差變化。至於今年第22號颱風「雷伊」的未來走向,天氣風險指出,目前颱風正往菲律賓前進,走得很慢,這四五天暫時對台灣沒影響,週末的時候留意在南海的動態,是否會略偏北或是消散。目前的確有些預測,顯示颱風外圍的水氣會有北上的趨勢,水氣是否會到達台灣,在周日或下周一開始對中南部有些影響,有下雨的機會,這就要看未來發展的態勢,的確有這可能。最後,天氣風險提醒,下周開始進入十二月中下旬,北方冷高壓有轉趨活躍的趨勢,可能在十二月下旬會有較頻繁的冷空氣南下,無法像這一兩周較溫暖的天氣。由北極振盪指標來看,未來7-10天也有轉趨負北極振盪的態勢,北半球也會進入較顯著的冬季偏冷的時期,也建議您可以來準備過冬,該有的衣物不可少。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準氣象/東北風減弱!明全台回暖 吳德榮:週末再迎13度22號雷伊形成!進入南海後路徑變化大 有可能靠近台灣清零就是最好的策略!醫師:世上只有台灣能清零Delta赴台南宣講公投 蘇貞昌:國民黨抱中國大腿會害死台灣

資料來源

周五冷空氣不排除達大陸冷氣團等級 吳德榮︰颱風雷伊恐大回轉逼近 下周一起影響台灣

前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今天上午起東北季風減弱,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西半部晴朗穩定,氣溫逐漸回升,各地早晚偏涼,北部16至24度,中部13至27度,南部13至28度,東部15至26度。周五(17日)起鋒面掠過、較強冷空氣南下,明顯轉冷,不排除達大陸冷氣團標準。至於颱風「雷伊」強度持續增強,恐於6、7天後在南海大迴轉朝台灣前進,下周一(20日)起將影響台灣天氣。中央氣象局14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雷伊」將從菲律賓東方海面,進入南海,強度持續增強,5天內無侵台機率(左圖)。最新各國模式模擬路徑顯示,大多數模式大約在6、7天後,在南海皆有大迴轉的模擬路徑,其中部分甚至朝台灣方向(右圖)。(取自「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氣象局觀測,西北太平洋今年編號第22號颱風「雷伊」,14日凌晨2時中心位置是在鵝鑾鼻東南方約2550公里的海面上,向西北西移動,預計周五、周六(17日、18日)逐漸通過菲律賓中南部群島往南海方向移動,短期之內對台灣並無直接影響。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雷伊」將從菲律賓東方海面,進入南海,強度持續增強,5天內無侵台機率。但5天之後呢?最新(13日20時)各國模式模擬路徑顯示,大多數模式大約在6、7天後,在南海皆有大迴轉的模擬路徑,其中部分甚至朝台灣方向,但途中遇強垂直風切及較冷的低層大氣等不利因素,能否維持颱風強度?是很值得懷疑的。不過,即使一路減弱,其外圍水氣往台灣輸送,仍將影響下周一(20日)之後的天氣,甚至為已進入旱季的中南部,帶來降雨的機率。但由於模式運算已久,環境又複雜,故各國模擬的「不確定性」皆很大,應持續觀察。他說,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上午起東北季風減弱,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西半部晴朗穩定;氣溫逐漸回升,北舒適、南微熱,各地早晚偏涼。明日、周四(15、16日)東北風轉東南風,西半部晴朗穩定,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天氣回暖,各地白天舒適微熱,早晚偏涼;明日起中南部清晨易有輻射霧,應注意。吳德榮表示,周五(17日)起至周日(19日)晨鋒面掠過、較強冷空氣南下,明顯轉冷,不排除有觸及「大陸冷氣團」標準(氣象局≦14度)的機率。周五北部、東半部有局部雨;周六(公投日)水氣略減,北海岸、大台北東側及東半部仍有局部短暫雨,新竹以南皆為晴時多雲的天氣;周日白天起氣溫漸升,各地中層雲逐漸增多,西半部天氣穩定,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下周一(20日)「雷伊」外圍水氣逐漸接近,各地雲層逐漸增厚,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逐漸提高,尤其山區;冷空氣減弱,氣溫續回升。至於下周二、三(21、22日)的天氣,則需視「雷伊」減弱、變性程度,及其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定,不確定性很大,應持續觀察。

資料來源

應酬飲高濃度酒精!鄭弘儀狂咳憂罹喉癌 甲狀腺驚見黑點

知名主持人鄭弘儀。(圖/翻攝自鄭弘儀臉書)知名主持人鄭弘儀目前手頭上共有2檔電視節目、1檔廣播節目,並首度進軍Podcast主持兩代溝通節目,近日在談話節目《新聞挖挖哇》中透露,由於工作的關係,1個月大概會有20幾場應酬,總是會吃點東西和喝酒,但似乎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喉嚨不舒服、經常咳嗽,讓他一度懷疑自己是否罹患癌症。鄭弘儀一度擔心自己患喉癌。(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鄭弘儀表示,在應酬的場合中,有些人喝威士忌會加冰塊,或是倒冰鎮的紅酒,可是對他而言加冰塊太冷,喉嚨會受不了,只好不加冰塊,直接喝高濃度的酒。不過這樣換來的卻是一直感覺喉嚨卡卡的、常咳,也總會想清喉嚨,甚至擔心自己是喉癌。最後鄭弘儀想到一個解決的方式,就是喝高粱的時候,會加5分之4的熱開水,果然就不再咳嗽。他笑說,從此把高梁當成一種藥,「你知道我多感謝公賣局嗎?」鄭弘儀甲狀腺有一顆水泡。(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YouTube)放射科專科醫師鄭凱倫現場使用超音波機器幫鄭弘儀檢查甲狀腺,發現脖子左邊有一顆小小的水泡,不過他要鄭弘儀放寬心,上了年紀有水泡很正常,至於食道、血管等其他部位都沒有問題。《TVBS》提醒您:◎飲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請勿酒駕◎未滿18歲者禁止飲酒更多 TVBS 報導睡覺手機放床頭致腦癌? 醫提「各國數據」解答關聯性 養樂多+香腸=致癌?揭露「3大網傳假消息」:一定聽過 妳丟我撿?婆婆回收媳舊內衣 人妻制止反挨罵「過太爽」 借「BMW休旅車」迎娶遭拒!打槍原因曝 網傻:有差嗎

資料來源

1科系直逼醫科卻超慘!苦主曝慘況

▲原PO說,台灣「生命科學系」在某陣子非常夯,但後來卻被酸爆,好奇在那時入學的畢業生「現在在幹嘛」,貼文一出,也釣出苦主出面曝慘況。(示意圖/翻攝pixabay)許多大學新鮮人在選科系時,除了會依照個人興趣做選擇,也會同時考量到該科系的「未來出路」與「薪資待遇」如何。對此,就有網友表示,台灣「生命科學系」在某陣子非常夯,但後來卻被酸爆,因此好奇在那時入學的畢業生「現在在幹嘛」,貼文一出,也釣出苦主出面直呼「真的別去」。該名網友在PTT以「生科分數高點時期的畢業生現在在幹嘛?」為題發文,表示台灣的生命科學相關科系在某一陣子非常夯,跟現在被「酸爆」的氣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好奇發問「那些在生科分數高點時入學的生科畢業生現在的發展如何」?▲原PO說,台灣「生命科學系」在某陣子非常夯,但後來卻被酸爆,好奇在那時入學的畢業生「現在在幹嘛」,貼文一出,也釣出苦主出面曝慘況。(示意圖/Pixabay)貼文一出,掀起熱議,「生科最高點很多能讀醫牙的去讀,看情況不對重考醫牙的不少」、「199x後半在念高中的分數最高吧,可當上醫科的分數應該是這一段時間」、「我認識的一個在當房仲,另一個在美國研究生化材料」、「真的有夠慘,分數超高」、「慘的是學店的,生技業學歷吃超重」。其中,也有一名網友回文表示,表示自己就是那幾年的「苦主」,「看哪幾年,我是兩兆雙星那個時候99年附近的,我當年分數是落在三個系間,清大假生科、清大資工和北醫藥學,當年台大藥完就是北醫藥,然後選了最撿角的假生科,搞得我現在跑回去念藥學,所以真的別去,去唸只會被給垃圾薪水。聽說更早更扯,分數更高」。不過,也有另外一名同樣身為「苦主」的網友說,「當年本大叔可以輕鬆填到高醫醫學系,目前在新藥研發產業,待遇也還不差,人生就是這樣,一但選擇了就好好努力走下去吧」。(編輯:郭佩蓉)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台灣唸「電機資工」才有錢?網喊4科系賺翻:台積電一堆 高鐵搭過就回不去?他列「3大優勢」讚翻:日本也沒得比 贏過《華燈初上》!今年「最頂台劇」網秒選它:停不下來

資料來源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全球逾2億7066萬例、531萬死 美破5007萬例、79.8萬死 英傳Omicron死亡首例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及相關措施,今2021/12/14最新情況:全球累計2億7066萬7497例、531萬991死。美國累計5007萬8410例、79萬8416死。英國13日出現Omicron死亡首例。中國大陸天津市疾防中心13日證實一名Omicron無症狀患者輸入,成為境內首例。2021/12/13全球累計2億7025萬1776例、530萬8628死。美國累計4992萬1422例、79萬7348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也沒有新增死亡個案;另外,今天新增5例境外移入。南韓針對餐廳、咖啡廳與電影院等大眾場所實施疫苗護照制度,今起若違規遭取締,每人可罰10萬韓元(約台幣2560元)。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確診。英國12日增1239例Omicron,累計3137例,政府宣布將5級防疫警戒從第3調升為第4級。Omicron迅速擴散,德國BioNTech藥廠認為,打2劑已不能算完整接種,建議接種第2劑間隔滿3個月追加施打第3劑。以色列12日宣布將英國、丹麥與比利時列入禁止國人前往的「紅色」名單。2021/12/1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6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4人為突破性感染;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全球累計2億6984萬0646例、530萬4001死。美國累計4988萬4588例、79萬7179死。南韓11日增80死創新高紀錄。土耳其11日表示發現首批6例Omicron。中國大陸官方通報,11日新增75例確診,其中本土病例有49例,浙江省占了38例。澳洲當局今天表示,因可見變異株Omicron感染人數增加,將縮短民眾等待施打疫苗追加劑的間隔時間,第2劑與第3劑的間隔時間將縮短至5個月。2021/12/11全球累計2億6938萬4890例、529萬9535死。美國累計4983萬3784例、79萬6765死。美國公布報告,累計驗出43起新變異株Omicron感染病例,大多數的確診者已完整接種疫苗,其中有1/3已施打追加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台灣出現首例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昨天公布的案16829,原公布入境地為南非,經釐清更正為史瓦帝尼。新加坡衛生部10日深夜表示,境內再發現3起初步驗出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案例,包括1起本土病例、2起境外移入。另外,星政府已批准使用輝瑞疫苗為5至11歲兒童接種,年底前開打。新北市衛生局通報中研院P3實驗室離職人員染疫案新北匡列採檢97人皆為陰性。中國大陸官方通報,10日新增51例本土確診,其中浙江省占了35例、內蒙古15例、雲南1例。

資料來源

Omicron英首現病故!天津也爆首例

▲英國首相強生13日視察倫敦1處疫苗接種站時證實,該國已有首例患者死於Omicron變種。(圖/美聯社/達志影像)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13日證實,英國國內至少出現1例感染新冠變種毒株Omicron後死亡的個案,呼籲民眾接種疫苗加強劑,以增加保護力。綜合外媒報導,強生警告,英國恐將迎來Omicron流行浪潮,接種2劑疫苗所產生的保護力不足以應付,將於月底前公布有關加強劑的接種計畫,希望讓所有18歲以上、符合資格的國民盡快注射。英國衞生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則表示,英國已至少通報3137例Omicron感染個案,其中10人須住院治療,並形容Omicron正以不尋常的速度在英國境內擴散,平均每2到3天感染人數就會翻倍,若要拚今年內為所有符合資格的18歲以上國民注射加強劑,本週起每天必須安排100萬人接種。英國衞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UKHSA)指出,疫苗預約現象熱絡,光13日就收到超過14萬人次預約,但對於今年內讓所有合格成年人都接種加強劑一事,則坦言有難度。另一方面,近日接連傳出本土病例的中國,也在13日通報該國首例Omicron,患者於9日入境天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針對其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和序列分析,並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複查核後,確認為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目前該名患者仍在閉環管控隔離中,於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中國天津也出現該國首例Omicron。(圖/翻攝自微博)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3日通報,中國12日新增101起新冠肺炎確診,其中80例為本土,浙江省就佔74例,各地加強「清零」政策,並呼籲離家赴外地工作的勞工,春運期間若非必要,盡量不要返鄉過節。※【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名家論壇》李兆立/物價漲翻天 吃鹹粥也心累 遷居閒置9年「鬧鬼」公邸後2天 岸田笑稱:還沒看到幽靈 黎智英六四集會案 被判刑13個月監禁

資料來源